C114门户论坛百科APPEN| 举报 切换到宽版

亚星游戏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亚星游戏官网-yaxin222  大元帅

注册:2007-12-101850
发表于 2025-4-17 10:47:45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周鹏-刘春森团队通过构建准二维泊松模型,在理论上预测了超注入现象,打破了现有存储速度的理论极限,研制“破晓(PoX)”皮秒闪存器件,其擦写速度可提升至亚 1 纳秒(400 皮秒),相当于每秒可实行 25 亿次操作,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快的半导体电荷存储技术

相关成果以 《亚纳秒超注入闪存》 (Subnanosecond flash memory enabled by 2D-enhanced hot-carrier injection)为题于北京时间 4 月 16 日晚间在《自然》(Nature)期刊上发表。


作为闪存的基本存储单元,浮栅晶体管由源极、漏极和栅极所组成。当电子从源极顺着沟道“跑”向漏极的过程中,按下栅极这一“开关”,电子便可被拽入浮栅存储层,实现信息存储。


“过去为闪存提速的思路,是让电子在跑道上先热身加速一段时间,等具备了高能量再按下开关。”刘春森形象说明。但在传统理论机制下,电子的“助跑”距离长、提速慢,半导体特殊的电场分布也决定了电子加速存在理论上限,令闪存存储速度无法突破注入极值点。


从存储器件的底层理论机制出发,团队提出了一条全新的提速思路 —— 通过结合二维狄拉克能带结构与弹道输运特性,调制二维沟道的高斯长度,从而实现沟道电荷向浮栅存储层的超注入。


在超注入机制下,电子无需“助跑”就可以直接提至高速,而且可以无限注入,不再受注入极值点的限制。


通过构建准二维泊松模型,团队成功在理论上预测了超注入现象,据此研制的皮秒闪存器件的擦写速度闯入亚 1 纳秒大关(400 皮秒),相当于每秒可实行 25 亿次操作,性能超越同技术节点下世界最快的易失性存储 SRAM 技术。


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快的半导体电荷存储技术,实现了存储、计算速度相当,在完成规模化集成后有望彻底颠覆现有的存储器架构。


复旦大学表示,在该技术基础上,未来的个人电脑将不存在内存和外存的概念,无需分层存储,还能实现 AI 大模型的本地部署。


团队给技术取名为“破晓”,寓意打破既有存储速度分级架构,迎接一个全新的存储时代。



举报本楼

本帖有 5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大家 |网站地图  

GMT+8, 2025-4-19 13:16 , Processed in 0.14941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