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门户论坛百科APPEN| 举报 切换到宽版

亚星游戏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亚星游戏官网-yaxin222  大元帅

注册:2007-12-101829
发表于 2025-4-1 21:36:00 |显示全部楼层

ToB赛道中,厂商与渠道之间的利益关系,往往是厂商“吃肉”,渠道“喝汤”。但在国产数据库赛道上,这种关系,或许会发生一些改变。


作为一家独立的国产分布式数据库厂商,OceanBase自2020年开启独立的商业化运作以来,一直在持续做生态体系的建设,构建以合作伙伴为中心的商业模式。


“生态大于生意,生意是短期的,生态才是长期的,只有生态的强健才可以持续发展。”


OceanBase CEO杨冰如此说道。


独立商业化运作5年后,OceanBase在其首届合作伙伴大会上,也首次全面披露了其生态化建设全貌,及后续生态合作伙伴建设规划。


围绕着生态合作伙伴的建设,OceanBase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截至目前,OceanBase 服务客户数突破 2000 家,连续四年实现100%增长。生态建设上,OceanBase伙伴数量也已超过1200家。


“我很开心的是伙伴赚钱了,外部客户收入中有60%跟伙伴一起贡献。”杨冰说道,“其中有超10家专有云伙伴营收破千万,超10家公有云伙伴营收破百万,跟总代的合作金额超过1个亿。”


在项目交付上,超30%的项目是由OceanBas合作伙伴独立交付,OceanBas与合作伙伴混合交付项目比例高达76%。“而在合作交付项目中,收入的50%是分给服务合作伙伴。”杨冰说道,“伙伴跟着大家一起服务客户,不仅仅是要喝汤,应该是一起吃肉。”


数据库厂商想在市场上占据更多份额,就需要做大“朋友圈”,而厂商与渠道商,往往是一体两面的利益共同体。


当前,中国分布式数据库市场正迎来高速增长期。


随着国产核心系统升级,未来会有大量企业数据向分布式数据库迁徙。同时,AI时代的来临,也会对海量的数据管理有着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分布式数据库规模的增长。


在经历技术打“地基”,和培育市场信任后,国产数据库厂商正式进入拼“生态”抢市场份额的2.0时代。那么,2.0时代,OceanBase 整体的生态战略是什么?能够给渠道商提供哪些支撑和资源?未来又该如何深耕数据库市场?


国产数据库走向收敛,拼“生态”抢市场


国产数据库的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期。


去年下半年,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根据《安全可靠测评工作指南(试行)》要求,公布了2024年第2号安全可靠测评结果(以下简称“国测名单”)。


在国测名单中,分布式数据库入选厂商产品包括平凯星辰、OceanBase、达梦数据、中电科金仓、南大通用、HUAWEI云、Tencent云、阿里云等11家。


IDC报告显示,由于下半年分布式数据安全可靠测评名单发布,本地部署的采购和落地将大幅加速,2025年增速将超过公有云部署市场增长。


同时IDC认为,经过多年洗牌,市场正在逐步集中,2024年市场格局愈发清晰,头部厂商将凭借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与竞争对手形成明显差距。


无疑,这将进一步推动国产数据库市场开始走向收敛。


“最终,可能会聚焦到头部那么几家。”杨冰说道,“一旦趋势明确,合作伙伴的投入只会更聚焦。这个关键期,就要说服合作伙伴把资源尽可能多投到OB这边来。”


毕竟,行业的共识在于,原厂往往没办法服务更多客户,会压缩客户量的天花板。因此,想要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以合作伙伴为主导的生态体系则成为了关键。


在国际成熟的数据库大厂中,以Oracle(甲骨文)为例,就是有完善且庞大的服务商生态系统。而国产数据库在技术追赶的同时,也需要在生态建设上同步跟上。


“今年是一个蛮关键的时间点,很多领域都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如金融证券行业、公有云的集成等,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需要更多伙伴共同来做。”杨冰说道,“更重要的是,大家现在客户数量确实更多,所以也需要更多的伙伴帮大家做服务。”


为更好地推动生态建设,OceanBase面向专有云和公有云两大市场,制定差异化生态策略。


“大家的第一大战场是在专有云战场,已经开始从KA(关键大客户)战场,走向覆盖更广泛的中小企业客户的战场。”OceanBase生态合作部总经理梁刘红说道,“而这个战场一定是大家合作伙伴主导的战场,而大家在去年年底加速做了布局。”


专有云生态建设有两大方面,一是夯实过去五年做得非常好的KA市场,二是加速对商业化市场的规模覆盖,坚持被集成策略,联手ISV打磨场景,做深行业,明确厂商与伙伴的服务分工,持续投入资源提升伙伴服务能力,同时携手3家总代,加速对二至四线城市及商业市场的覆盖。


“在2025年,大家希翼能够让外部伙伴业绩占比从60%提升至70%。”OceanBase生态合作部总经理梁刘红如此说道。


而在公有云生态建设上,OceanBase坚持多云战略,坚持稳中有进。


“公有云已做到第三年,政策并不是说一定要新,合作伙伴的预期更多是要求政策稳中有进,因此整体公有云的通用政策今年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在专项上大家会加磅。”梁刘红说道。


以“稳中有进”的生态理念,在通用政策长期稳定的基础上,OceanBase发布了面向公有云合作伙伴的“三大专项”政策。


政策主要包括:激励新伙伴专项,为高增长的头部伙伴提供增量部分的加磅返佣的头部伙伴专项,以及通过降低资源采购成本、对增量部分提供加磅返佣以及联合市场营销等方式,全方位支撑 SaaS 伙伴发展的SaaS伙伴专项。


2025年,将成为分布式数据库全面爆发的关键一年。


以OceanBase等为代表的国产数据库厂商,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不仅要拼技术的“刺刀”,更重要的是拼生态的“利刃”。


生态的“利刃”,关键还在于渠道合作伙伴,而想让渠道合作伙伴真正成为自己的排头兵,与原厂联手抢占更多数据库市场份额,让渠道合作伙伴真正“吃到肉”,才是关键。


让渠道商真正“吃肉”


在数据库赛道中,一般来说渠道合作伙伴大概分为三类:


一类是ISV(独立App开发商)伙伴,需要跟数据库原厂的应用进行深度链接,比如恒生电子ISV就是OceanBase的ISV合作伙伴。


一类是头部数据库服务商,比如新炬网络,其从成立之初就专注于为企业提供智能运维、数据库生态服务及数据智能产品。


一类则是经销商伙伴,而在这类伙伴中,还会划分一二级渠道,包含总分销商,总分销商之下,还有其他的二级销售渠道。


另外,对于OceanBase来说,公有云上也存在两类合作伙伴,即分销商和SaaS服务合作伙伴。其中,“ISV、头部数据库服务商,及SaaS服务合作伙伴,都是大家要重度投入的合作伙伴。”梁刘红说道。


而在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模式上,OceanBase更希翼逐步走向由合作方主导、OceanBase赋能的模式,也就是说,渠道商在前,OceanBase在后,共同分享利益成果。


在杨冰看来,很多中长尾客户其实并不关心自己用的是哪家数据库,往往有问题第一时间找到应用厂商(比如券商机构发现问题后通常会去找恒生电子)。


面对这类应用厂商、ISV厂商,OceanBase希翼把所有环节都开放——交付、实施、驻场、运维,能够吃下来的利润都可以归合作方。


比如跟上海新炬网络的合作,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新炬完全将技术和产品独立交付给客户,OceanBase完全不参与其中,顶多是做兜底。


另一种是如果客户在形式上不放心独立交给上海新炬网络去做,OceanBase可以作为一个界面包进来,再引入部分合作伙伴,“其中大家会把利润的一半分给伙伴。”杨冰说道。


当然,在经销类伙伴中,“今年正在谈的一些政府或其他复杂项目的集成,大家也是让利给伙伴。”杨冰说道,“大家更看重占有率,而不仅是重单笔收入。”


“从OceanBase的态度来说,我觉得是少见的不以渠道逐利的厂商。”OceanBase铂金级服务商,上海新炬网络CEO李灏江说道,“OceanBase的确给了合作伙伴极大空间,我也真切感受到,未来随着国产数据库市场的发展,渠道吃肉肯定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不过,有两类场景,OceanBase希翼能够自己走在前面,主导项目的进行。


第一类,KA客户,是由OceanBase主导。KA客户往往是大型企业,除需要核心系统外,还会有大量周边分支机构、二三线城市机构,“大家需要做核心系统支撑,中间的过程可以说服客户把伙伴带进去全面服务他。”


第二类,则是聚焦在一些新行业中,OceanBase也希翼能够在前期主导参与,这样也能够更好地了解业务场景,从而能够反哺产品进行迭代。


“这两项工作完成后,大家会尽可能提高伙伴在其中的占比,把伙伴放到前面去。”杨冰说道。


而为了更高效、低成本的服务客户,今年OceanBase在产品工具生态上也做了更开放的支撑,一方面在工具上,以前偏内部使用的工具,会在内部交付实施过程中,将所有工具全部产品化、白屏化,并与客户工具联通在一起。


另外,很多合作伙伴也有自己的工具,但同时也希翼能够调用OceanBase的API,后续OceanBase也将完全开放出来自己工具的API,能让合作伙伴更好地交付。


今年,OceanBase还将逐步开放自己的常识库体系给生态伙伴,同时也会开放内部信息给合作伙伴的智能机器人等,使其能够链接到OceanBase的数据库之上。


“今年这些工作会越来越多,因为AI的变革给各行各业带来的机会,数据库相关服务肯定也会受AI变革所影响。”杨冰说道。


国产数据库的未来,AI与出海


AI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加速了分布式数据库的渗透。


AI技术对海量数据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分布式数据库凭借其高效性能、强大扩展性和高容错性,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关键技术。


也正因此,对于国产数据库来说,AI成为影响国产数据库未来发展的关键之一。


面向 AI 时代,杨冰也透露,OceanBase 将于 5 月发布全新 AI 数据库产品,打造更易用、好用的一体化 AI 数据底座。


而除了AI之外,对于OceanBase来说,上云和出海,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上云的一个巨大机会点,在于云的增量来自于大量线下传统企业上云,而这也意味着大家有更多的机会能够跟伙伴一起,灵活地渗透到各个场景中,并将场景带上云。”杨冰说道。


另外,出海是今年众多中国企业的关键命题之一。当国内逐渐成为存量市场,向海外寻求更多的增量市场,是众多企业的需求。


OceanBase也同样如此。OceanBase坚持多云策略,能够依托各个云在各个区域进行开发,还可以借助蚂蚁集团的出海经验,更好地支撑中国企业出海。


但同样地,在海外市场中,OceanBase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数据安全合规问题、本土化运营问题,更重要的是,海外有着成熟的数据库厂商,OceanBase如何从这些成熟的国际数据库厂商中,抢夺更多的海外市场,还是未知数。



举报本楼

本帖有 4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大家 |网站地图  

GMT+8, 2025-4-3 05:57 , Processed in 0.37187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