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门户论坛百科APPEN| 举报 切换到宽版

亚星游戏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亚星游戏官网-yaxin222  大元帅

注册:2007-12-101829
发表于 2025-3-28 16:12:33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3月,一则消息震动全球科技界:一向低调很少露面的SAMSUNG集团掌门人李在镕与高通总裁安蒙连袂造访北京,并专程前往小米汽车工厂参观,由雷军、林斌等高层接见,并与小米创始人雷军合影。

这场看似普通的商业访问,却被韩国媒体称为“SAMSUNG太子爷的低头时刻”,“韩国的至暗时刻”。

其实这才哪到哪呢,随着美国dady的主动去全球化,依赖地缘政治起家,依靠全球化致富的韩国的至暗时刻才开了个头。

一、SAMSUNG的辉煌与危机:从“韩国第二政府”到生死存亡
1. SAMSUNG的“国中之国”地位  

SAMSUNG集团在韩国的地位堪称“经济巨兽”。其年营收占韩国GDP的20%,旗下子企业覆盖半导体、手机、家电、造船、保险等88个领域,堪称全球少有的“全产业链”企业。如果韩国有一片天的话,那一定是SAMSUNG的天,SAMSUNG企业有自己的企业法,其内部自成体系,被网友戏称为“SAMSUNG共和国”。

李在镕的父亲李健熙曾以“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改变”的铁腕管理,将SAMSUNG推向全球科技巅峰。2017年,SAMSUNG手机全球市场份额高达21.6%,存储芯片市占率超50%,是韩国经济的“定海神针”。

2. 危机四伏的SAMSUNG  

SAMSUNG的危机在2020年后全面爆发。

2019年SAMSUNG关闭惠州最后一家在华手机工厂,天津工厂也于2018年停产;

2024年,SAMSUNG将20%的智能手机生产(约6000万部)外包给中国ODM厂商。

“智能手机领域”,其中国市场份额从2013年的20%暴跌至2024年的不足1%,高端市场被苹果、HUAWEI压制,中低端市场则被小米、OPPO等中国品牌蚕食。

不仅仅是中国市场,欧洲市场同期被HUAWEI夺走12%份额。

“半导体业务”领域,SAMSUNG3nm制程良品率长期卡在35%,SAMSUNG的创新研发能力备受质疑。高通骂骂咧咧转单台积电,苹果A18芯片订单则全部丧失。

SAMSUNGHBM3E内存因散热设计缺陷遭英伟达退货,而中国合肥长鑫的HBM4研发进度远比SAMSUNG超前。

长江存储232层NAND闪存良率于2024年达到90%,超越SAMSUNG的85%;更好的良品率则代表更低的生产成本。

长鑫存储量产18nm DDR5内存,更是打破SAMSUNG垄断,威胁SAMSUNG的定价权;

SAMSUNG全球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占有率从2020年的86%降至2024年的62%,京东方同期份额升至30%,并拿下苹果16系列40%订单。

京东方柔性OLED良率突破85%,华星光电8K Mini-LED电视面板成本较SAMSUNG低30%。

“汽车电子”领域,SAMSUNG车规级芯片2024年中国市场渗透率不足3%,而HUAWEI昇腾芯片、地平线征程6系列占据国内70%自动驾驶芯片份额。

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在动力电池领域全球占有率达到65%,SAMSUNG却不足5%。2024年第四季度,SAMSUNG电子营业利润同比暴跌69%,仅为6.5万亿韩元(约325亿元人民币)。

3. 李在镕的“生死存亡”宣言  

2025年初,李在镕在SAMSUNG内部会议上直言:“SAMSUNG正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他要求高管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态度应对挑战。

这种危机感并非空穴来风:韩国对华贸易自1992年以来首次出现逆差(2023年逆差达100亿美金),而中国在电动汽车、光伏、5G等15个关键领域已吃掉SAMSUNG大量份额占据全球主导地位。

二、小米的逆袭:从“组装厂”到全球科技引领者
1. 十年磨剑:从性价比到高端化  

小米的崛起轨迹与SAMSUNG形成鲜明对比。2011年,小米以“1999元旗舰手机”杀入市场,被质疑为“低价组装厂”。但通过“硬件+App+互联网”生态链模式,小米手机迅速跻身全球前三。另外,小米智能家居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2024年,小米手机出货量达2.1亿台,其中高端机型占比突破30%。小米SU7 电动汽车更是一战封神:交付首年销量突破20万辆,刷新行业纪录,其搭载的骁龙8295智能座舱芯片、TCL华星中控屏等国产供应链技术,直接挑战特斯拉和BBA。

2. 供应链的“中国化”革命  

小米是个设计企业,是个品牌运营企业,是个平台化企业而非SAMSUNG那样庞大的“全产业链企业”。

小米的逆袭背后,是中国供应链的全面崛起。以屏幕为例,小米10系列曾依赖SAMSUNGAMOLED屏,但2025年小米SU7的屏幕已全部采用TCL华星、京东方等国产供应商。

米折叠屏手机MIX Fold 4采用碳纤维铰链和超薄UTG玻璃,良率达85%,超越SAMSUNG同类产品;HUAWEIMate 60系列卫星通信功能占据高端市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高高在上的SAMSUNG驻华代表羞辱小米合伙人周光平,周光平不受这个气,结果得罪了SAMSUNG集团。是雷军4次上门拜访连喝5瓶红酒才换来SAMSUNG AMOLED 屏幕继续供应合作。
雷军曾坦言:“九年前大家跪着求技术,如今供应链伙伴主动上门求合作。”

这种转变的核心,是中国在显示面板、动力电池、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突破: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达63%,激光雷达产能占全球70%。

3. 从“跟随者”到“标准制定者”  

小米的野心不止于产品。其汽车工厂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872家供应商数据,成为全球智能汽车供应链的“核心节点”。高通与SAMSUNG争相合作小米,本质上是争夺中国市场的“标准门票”——谁能融入小米生态,谁就能在下一代车联网协议(如C-V2X)中占据先机。

三、大国博弈:地缘政治如何重塑企业命运

1. 中韩产业地位的颠覆  

SAMSUNG的困境与小米的崛起,折射出中韩经济实力的历史性逆转。1992年中韩建交时,韩国对华贸易顺差为10亿美金;到2018年,这一数字膨胀至556亿美金。但2023年,韩国首次对华逆差,标志着中国从“低端制造输出国”蜕变为“高端技术供给方”。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比亚迪在韩国电动公交车市场的份额已达33%,而SAMSUNG电池却难以打入中国供应链。

2. 技术封锁与自主突围  

美国对HUAWEI的芯片制裁曾让全球哗然,但这也倒逼中国加速技术自主化。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突破40%,长江存储的232层NAND闪存技术追平SAMSUNG。反观SAMSUNG,其AI芯片关键材料高带宽内存(HBM)已被SK海力士超越,而中国市场的缺失使其难以分摊研发成本。

3. 产业链“去全球化”的代价  

SAMSUNG依赖地缘政治与全球化浪潮崛起,其衰落也揭示了全球化退潮的残酷现实。过去,SAMSUNG凭借美国霸权体系下全球供应链整合所向披靡;

如今,川普政府主导下的拆解全球供应链,逼供应链回流美国,以及全球地缘政治风险迫使企业“选边站队”。

李在镕访问小米,本质上是为SAMSUNG汽车芯片和显示器寻找“中国锚点”——若失去中国市场,SAMSUNG可能重蹈日本东芝、夏普的覆辙。

四、未来展望: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的共生逻辑

1. 中国制造的“升维战争”  

中国工业规模已在2023年超过G7国家总和,联合国预测到2030年将占全球制造业的45%。这种规模优势正在转化为技术话语权:小米SU7的国产化率超90%,HUAWEI问界M9搭载全栈自研智能驾驶系统,宁德时代推出“10分钟充电400公里”的麒麟电池……这些创新不仅颠覆行业,更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

2. 韩国的“金丝雀困境”  

韩国经济被称为全球“金丝雀”,因其高度依赖出口且对危机敏感。

“SAMSUNG遭遇中国产业链全面肢解”,

半导体生态闭环:HUAWEI海思(设计)+中芯国际(代工)+长电科技(封测)+舜宇光学(镜头)形成完整产业链,比SAMSUNG全产业链模式成本低40%。

本土供应链替代:SAMSUNGMLCC(多层陶瓷电容)天津工厂带动中国产业链升级后,风华高科、宇阳科技等企业实现高端MLCC国产化,2024年本土采购率超60%。

设备制造依赖逆转:上海微电子28nm光刻机量产,中微企业5nm蚀刻机进入SAMSUNG供应链;ASML工程师驻场西安协助调试光刻机,SAMSUNG奥斯汀工厂因技术封锁无法获得最新设备。

SAMSUNG向小米低头,实则是韩国面对中国崛起的无奈妥协。

3. 企业命运与国家兴衰的同频共振  

历史反复证明,没有大国崛起,就没有企业真正的全球化成功。19世纪的英国东印度企业、20世纪的美国通用电气、21世纪的HUAWEI、小米、大疆等,无一不是国家实力的延伸。

雷军与李在镕的合影背后,是两国产业政策、教育投入、市场规模等综合实力的全面比拼。

当中国用30年时间将制造业占比从全球6%提升至33%时,美国同期占比从25%降至11%——这种此消彼长,最终决定了企业巨头的命运。

李在镕的“低头”,不仅是一个商业巨头的妥协,更是全球化时代落幕与区域性经济崛起的注脚。

未来韩国和日本再也无法在美国的霸权下作威作福了,而且他们的企业在失去全球化产业链之后除了选择与中国合作,别无它路。
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停滞4年的中日韩自贸协定最近又有了苗头。

可这次攻守之势异也!

这次不是大家求着日韩两个雕毛漫天要价来签这个协议了。

从“跪着求屏幕”到“站着接订单”,小米的逆袭背后印证了中国从“世界工厂”到“创新引擎”的蜕变。

阿尔斯通的美国陷阱还未走远,孟晚舟遭受的无理对待也还记忆犹新。而与阿尔斯通高管不同命运的是,HUAWEI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所以晚舟得归。

纵观世界,只有强国才配拥有强大的世界级企业,失去美国地缘政治斗争的需要,失去美国霸权全球化的布局,小小的韩国已经配不上SAMSUNG这样的世界级企业!
这样的企业随时都会因为韩国国家内外的冲突而灰飞烟灭。

2023年SAMSUNG美国德州晶圆厂被美国强制要求免费共享核心专利技术,而中芯国际上海临港工厂依托长三角3000家配套企业形成闭环,并依靠强大的祖国对霸权强盗说不。

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伟大的企业!

而SAMSUNG的危机,则警示所有企业:在地缘政治博弈的洪流中,唯有与国家共命运,才能避免被时代抛弃。国家的强大,才有企业的强大,国家的伟大,才有小民的尊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场跨越东亚的产业变局,终将写入大国崛起的史诗。

举报本楼

本帖有 3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大家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 03:20 , Processed in 0.64306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