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问题是,我为什么不焦虑?这也是很多人问过我的。我通常的回答是,大家从前面的案例也可以看到,整个过程中,我始终在这个团队里,我是把控方向的那个人。它最终的结果是对我本人的一个增强,这是我不焦虑的第一个原因。不焦虑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如果有一件事情AI能辅助我做一部分,那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我真正感兴趣或打破边界的事情。另外,如果有一件事情我发现AI不能做,那么从团队的角度来看,就代表我对这个团队还是很有价值的。这也是为什么作为普通人,我觉得在认知层面,“As Team, Be Leader”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
第二个是前面几个案例也可以看到的,我关于这些不同视角的调用。用研的案例就是“AI as Person”的一个案例。“AI as Me”大家也看到了,我会跟它说:“你是余一,你怎么想的?你怎么看的?你来激发一下余一的思维等等。”这是我跟AI常见的一个视角。
第三个视角是“AI as Alien”,即AI作为外星人。很多人说为什么我能把AI用得这么好,我觉得第三个视角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能听了非常多宏观的大道理,或者觉得AI的工具很好用,但会发现AI作为一个外星人,它有很多未知的地方。你可能只能跟它一起协作的时候,才能找到我要怎么跟它协作、我要怎么认知它,以及我怎么能够更好地跟它达成一个协作。很多人会问AI会不会替代我的工作?我会说,AI替代你的工作并不太需要AI很强,也并不等于说它是AGI (通用人工智能) 。它可以取代你的工作。大家也都是工作的人,会发现有的时候是很强的人,但如果你不擅长跟他协作,他也会取代你。
最后一个问题是,在与AI协作2000小时后,我觉得包括很多人在问怎么去理解人、AI到底能让大家变成什么?我自己在和AI一起协作2000小时后,觉得最大的红利或收获以及与视角的改变是,我开始重新去理解陪伴和领导力这一件事情。过去的时候,很多事情其实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all in one”。无论你的情绪还是你真正拥有的一些资源,大体而言,是非常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你喜不喜欢、擅不擅长,你可能都必须自己去做。这并不是主观选择,而是客观现实。比如你团队里没有人,而你又很不擅长做图,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你也得去做。而且通常“all in one”地去做很多事情,其实是很容易让人感到痛苦和迷失的。我之所以现在用得非常开心,甚至有很多人跟我说,现在的你跟一年前的你相比,也松弛了很多,而且更加专注和自信了,是因为在与AI协作的2000个小时里,我从“all in one”变成了“one in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