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门户论坛百科APPEN| 举报 切换到宽版

亚星游戏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亚星游戏官网-yaxin222  大元帅

注册:2007-12-101732
发表于 2024-10-8 09:38:16 |显示全部楼层

英特尔,这个全球半导体行业无可争议的巨头,正陷入困境。



过去一年以来,英特尔的股价已经腰斩,成为标普 500 指数中表现最差的科技股之一。企业最新一个季度发布的财报也让投资者感到失望,预期也不温不火,导致市值一下蒸发超 300 亿美金。



前不久,市场甚至传出高通有意收购英特尔的消息。虽然还没有板上钉钉,高通只是提出了提案,但也显示出了英特尔的窘境。



回顾过去二十年,英特尔可以说错失了一系列关键机遇,包括忽视移动手机市场的爆发,在 EUV 技术应用上行动迟缓,以及早期取消通用 GPU 项目,导致现如今未能跟上人工智能热潮等。



曾经的工程技术奇迹英特尔,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跌落到现在这个境地的?它的失败,又能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错失时代



第一个关键失误,是错过移动计算革命的浪潮,这也是英特尔最引人注目的挫败。



2007 年,苹果发布 苹果,智能手机在其后几年迅速成为全球计算平台。然而,尽管在 PC 时代称霸,英特尔固守其 x86 架构,未能抓住为移动设备提供芯片的机会。当年时任英特尔 CEO 据称拒绝了苹果第一代 苹果 的芯片订单,因为苹果出价低于英特尔的预算成本。



随后,基于 ARM 架构的竞争对手例如高通、联发科,凭借其能效优势以及低成本,在移动领域迅速占据主导地位。英特尔虽在 2008 年推出了 Atom 处理器,试图进军移动市场,但因能效和性能不佳,基本上没有成功。



企业在 2016 年直接取消了智能手机业务。



对移动领域的误判,不仅让英特尔损失数十亿美金,也为高通等企业铺平了崛起的道路。而且,曾经仅限于移动设备的 ARM 架构,如今甚至蔓延至英特尔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市场。



移动市场的失误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英特尔的第二个错误,是技术决策上的失误,而且发生在其最引以为傲的制造领域。



在采用极紫外光刻(EUV)技术这一先进工艺上,英特尔犹豫不决,宁愿继续用自己原有的技术,使其制程技术在与竞争对手台积电和SAMSUNG的较量中逐渐落后。



讽刺的是,这种昂贵的芯片制造工艺最初英特尔自己也有资助,因为 2012 年英特尔收购了 ASML 的一些股份,但当时的英特尔 CEO 不愿意用其刚刚推出的 EUV 设备。



从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摩尔提出「摩尔定律」开始,英特尔一直在推进更小、更高效的制程,在后领导人时代,这一推进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延误。在向更小的制程过渡时,过去的制造工艺优势显得捉襟见肘。10nm 制程原定于 2016 年推出,但经历多次推迟,直到 2019 年才问世。后续向 7nm 制程的推进也遭遇延迟。



与此同时,台积电和SAMSUNG从 ASML 大量采购 EUV 设备,不断缩小芯片的制程尺寸,提高了芯片的效率和性能,抢占了先进技术的市场,AMD 也借助台积电的制造工艺推出了性能更优越的芯片。对英特尔来说,延迟的代价是惨痛的,技术优势逐渐消失,眼睁睁让竞争对手逐渐蚕食了市场份额。



另外,制造领域的失误还存在于代工业务方面的决策。



过去,英特尔一直坚持其 IDM 模式,通过同时掌控设计与制造,在辉煌年代曾是它的优势所在。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这一坚持,反而成为了企业的桎梏。相较台积电、SAMSUNG等专注于代工制造的竞争对手,英特尔的模式限制了其在供应链中的灵活性,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由于眼红台积电凭借代工模式赚得盆满钵满,英特尔近年来终于决定复制这一模式,推出英特尔代工服务,但这一决定就像错失移动市场那样,来得太晚,不仅没赚到钱,去年代工业务甚至还巨亏数十亿美金,今年上半年代工业务的收入中仅有 1% 来自外部客户。



就在英特尔不断下滑的时候,连苹果也选择放弃英特尔。



2005 年,苹果 CEO 史蒂夫·乔布斯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公开拥抱当时的英特尔 CEO 保罗·欧德宁,宣布 Mac 电脑将全面转向使用英特尔芯片。那一刻,英特尔领导人是春风得意的。



但在 2020 年,苹果宣布放弃英特尔处理器,转而采用自研的基于 ARM 架构的 M 系列芯片。



英特尔从此失去了个人电脑的一大块高端市场,还进一步削弱了 x86 架构的影响力。



英特尔的第三个错误,是在 GPU 显卡上的放弃,导致在 AI 爆火的当下,企业彻底哑火,丝毫吃不到人工智能的任何红利。



英特尔早期试图通过 Larrabee 项目进入 GPU 市场,但该项目于 2010 年被取消,英特尔的整个 GPU 计划也被取消。这一决定的后果,在十年后正式显现,英特尔错过了 GPU 和 AI 市场。



这如今让英特尔现任 CEO 帕特·基尔辛格非常不悦,他从 1979 年到 2009 年在英特尔工作了 30 年,GPU 项目取消前一年,他被「排挤」出企业。在他看来,如果当年推出 Larrabee,后来也不用花大价钱收购一些 AI 企业,如今在 AI 军备竞赛中英特尔也不至于这么落后。



为什么要取消一些项目和计划?除了对战略技术的判断以及能力问题之外,大企业的另一个问题是,执掌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为了财务指标,非常关注短期回报,将上千亿美金用于分红和回购,而非投入研发,而且,为了提升利润,削减成本,常常砍掉当时还不能赚大钱的项目,或者裁员。



这二十年里,英特尔进行过多场大规模裁员,包括 2006 年、2016 年、2022 年,裁员规模成千上万,作为「成本节约计划的一部分」。在早年的裁员里,许多参与下一代工艺和架构研发的关键工程师被裁撤,一度被业内认为对英特尔造成了长期损害,尤其是创新能力,使其在面对技术变革时力不从心。



与此同时,在英特尔不断错失机遇的时候,竞争对手从来没停下。AMD 在 CPU 市场卷土重来,台积电以其纯代工模式为行业内外的顶尖企业生产芯片,英伟达则在 GPU 和 AI 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英特尔收购了多家 AI 企业,例如 Nervana 和 DeepLabs,但其中许多收购并未取得预期结果。例如,Nervana 的产品在收购后仅几年就被取消。



如何回天?



当下,英特尔可以说困境重重,市场上不时传出英特尔可能被收购的传闻,今年 9 月,高通传言成为一大潜在买家。



尽管英特尔方面并未确认相关计划,但这一曾经主宰市场的巨头可能被收购的消息,显现的是其从巅峰到挣扎的落差。



英特尔的现任 CEO 帕特·基尔辛格在 2021 年回归企业,他的战略是大量投资制造能力,重新关注技术创新。为此,英特尔在美国投入 1000 亿美金兴建新工厂,并承诺向外界开放代工服务。



英特尔最近还采取了一个重要的步骤——将代工厂分离为独立实体。之所以分离,除了业务表现不佳,目的是提升运营的灵活性,以及方便获得潜在的外部资金,更重要的,可能是想让外部的潜在客户相信英特尔愿意拿出最尖端的工艺,能为「外人」制造芯片。



在以往,英特尔只将最先进的节点技术保留给自家处理器使用,但帕特·基尔辛格认为这是一个错误。他非常关注英特尔的代工业务,目前即使亏损严重,也计划继续投资。



英特尔还开始加大对人工智能和下一代芯片设计的投入,包括推出 AI 芯片 Gaudi3,试图与英伟达和 AMD 在 AI 市场上竞争,以及开发新的 AI PC 芯片,例如 Lunar Lake、Arrow Lake 和 Panther Lake,目标是到 2025 年底累计出货量超过 1 亿台。



此外,今年 9 月,英特尔宣布与AMAZON扩大合作,要为AMAZON的云计算部门定制 AI 芯片。



不过,对于英特尔能否像台积电那样为外部客户制造芯片,目前市场还是存在质疑。花旗银行的分析师 Christopher Danely 曾讽刺称:「我身高五英尺六英寸,年过五十,即使全世界的政客都希翼我能参加 NBA,这也几乎不可能实现。」



最近几年,英特尔的收入和净利润下滑显著。2021 年、2022 年、2023 年的全年收入分别是 790 亿美金、631 亿美金和 542 亿美金,净利润则从三位数降至两位数。



今年 8 月,在第二季度财报还是令市场失望后,英特尔宣布开始实施全面的成本削减计划,包括裁减 15000 个岗位,占员工总数的 15%,计划在 2025 年将非 GAAP 研发和行政开支等控制在 175 亿美金,减少 20% 以上的资本支出。



现在还愿意给英特尔提供最大支撑的,是美国政府。



英特尔是美国《芯片法案》的直接受益者,来自政策的资金为企业提供了暂时的缓冲,使其能够继续进行技术创新和工厂扩建,具体包括最多 85 亿美金的补助和 110 亿美金的贷款,最多 30 亿美金的资金等。



然而,仅凭政策资金支撑,可能尚不足以挽回这家巨头失去的市场份额,来自政策的资金是有限的,也不是永远的。



至于高通的潜在收购,理论上可以催生出一个更大的芯片巨头,但即使不会遭遇美国监管机构的反垄断打击,也存在其他挑战。因为高通本身并不具备制造经验,目前的现金储备想要吞下英特尔可能也吃力。此外还有来自地缘政治的潜在阻力。



无论如何,英特尔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疲态尽显,如何扭转局面,甚至重夺以往的辉煌,现任 CEO 可以说压力山大。



脸书(现在的 Meta)在 Menlo Park 的工作区大门口,曾经树立过多年一个大拇指点赞按钮,而同样的位置,曾经树立过 Sun Microsystems(太阳微电子)企业的招牌,后者曾经统治过整个硅谷,直到它最后落魄被甲骨文收购。



再强大的巨头,遇到技术范式转变无法抓住机会时,也会被更小但是更快的对手超越。幸运的是,至少英特尔已经意识到了这件事。


举报本楼

本帖有 3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大家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8:08 , Processed in 0.29331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