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门户论坛百科APPEN| 举报 切换到宽版

亚星游戏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亚星游戏官网-yaxin222  上校

注册:2002-11-28
发表于 2003-3-28 22:38:00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十年淡出市场的十大通信技术
  通讯世界   2003-3-24


  1. FDDI技术

  FDDI(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是一种高速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它以光纤为传输介质,传输速率可达100Mbps,传输距离可达100公里,其采用的令牌传输方式,对冲突的处理能力较强,即使在高速率下也不会出现明显性能衰退,FDDI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80年代末盛极一时,很多企业如Bay Networks、Cisco、3com等都曾提供FDDI产品,FDDI在网络建设中也被大量采用。

  但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FDDI的缺点开始暴露无遗,比如FDDI交换机的端口较少,且价格昂贵;FDDI本身是共享性网络,限制了网络的容量,易发生拥挤,影响网络畅通;FDDI难与未来网络保持兼容,其传输速率不能突破100Mbps的最高极限等等。

  而ATM和快速以太网技术的兴起也使得FDDI一直引以为豪的容错和可管理性等优点不再突出,FDDI正被其它效率更高、性价比更优的新技术所取代,比如快速以太网的成本更低,已经商用的万兆以太网比FDDI速度快得多。而如果用户留恋FDDI的容错和冗余,选用ATM技术更为适合。

  FDDI的发展基本已处于停滞,相关厂商也已停止了FDDI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当年FDDI的主导者Bay Networks的市场经理Olivergnass说,“Bay的观点是离它(FDDI)越远越好”。

  尽管如此,FDDI要彻底推出市场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前期网络中很大一部分是采用FDDI,在美国和加拿大这样的互联网先驱国家更是如此。但是从现在网络建设企业的投标书里面,已经越来越难找到FDDI这个词语了。

  2. 帧中继

  FR(Frame Relay,帧中继)是八十年代初由X.25发展起来的一种数据通信技术,其比X.25处理效率要高,帧信息要比X.25要长,适合于封装诸如压缩视频和WWW业务等局域网数据单元,因此长期以来帧中继技术作为一种传递数据业务的方式被广泛采用。

  帧中继技术首先在美国和欧洲得到应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趋于成熟,逐渐在全球广泛应用,我国的帧中继骨干网也已于1997年初建成并应用。由于其标准已经非常规范,并具有吞吐量大、时延小、适合突发业务等特点,能够提供一种高效、经济、可靠、灵活的接入,因此,多年来帧中继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目前全球有超过4万的企业用户使用这种技术。

  同时,帧中继也在不断汲取先进技术进行完善发展,如AT&T等运营商正在提供的基于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的帧中继业务就是一例,MPLS帧中继业务使用户不用经过一个中心位置就可从其他任何站点访问自己帧中继网络上的所有站点。而近日帧中继论坛要与MPLS论坛合并的消息也反映了这种融合,此外关于多链接帧中继(Multilink Frame Relay)和利用DSL开展帧中继的工作也在进行之中。

  但是千兆以太网和网络IP化毕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可以通过多条T-1线路捆绑来提高帧中继的连接速度,但是与万兆快速城域网相比仍显太低,同时基于Internet的VPN服务也成为帧中继的未来取代者,Distributed Networking企业的Taylor说:“这主要是由于同专用帧中继连接相比,Internet VPN服务在拨号网络、DSL或电缆调制解调器服务上具有更低的费用。”

  但是,应该看到目前比较成熟的帧中继还远未走向末路,甚至在一些地方刚刚开始应用,考虑到已经进行的投资必须要得到回报,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帧中继仍然会有市场,但是其淡出市场的步伐也在悄然进行中。

  3. X.25

  X.25其实是一种通信协议,它规定了以分组方式工作的用户数据终端设备与通信子网的数据电路端接设备之间的接口标准,而采用X.25协议建立的分组交换网称为X.25网,X.25网是一种典型的公用分组交换网,可以向所有希翼联网的用户提供通信子网的服务。曾经比较典型的公用分组交换网有TELENET、DATAPAC、TRANSPAC等,中国的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于1989年开通并正式投入使用。

  X.25网络的突出忧点是可以在一条物理电路上同时开放多条虚电路供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网络具有动态路由功能和复杂完备的误码纠错功能。X.25分组交换网可以满足不同速率和不同型号的终端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间以及局域网LAN之间的数据通信。X.25网络提供的数据速率一般为64Kbps。X.25网曾经是20世纪末覆盖范围最广、网络环境最好的数据通信网,一度是主要的数据通信传输网络。

  但是X.25的缺点是效率太低,X.25标准最初是为在不可靠线路上进行数据传输而设计的,因此包含了大量的纠错手段,占用了一部分有效带宽,而且,X.25标准必须对数据进行重复组装,增加了无用数据的传输。其较低的数据传输速度也远远不能满足现代IP网络的需求,在线路的传输质量日益提高的现在,必将逐渐被新兴的高效高速的传输手段所代替。

  4. WLL

  WLL(Wireless Local Loop)是指利用无线技术(包括微波、VSAT、蜂窝通信、无绳电话传输)为固定用户区域的移动用户提供电信业务。简单而言,就是用无线电连接来代替用户电话机和电话企业交换局之间的电线、电缆。

  所有各种形式的WLL的共同优势就是比有线业务降低了费用,但是其缺点也比较明显,如其音质不如有线用户环路好、占用宝贵的频率资源和受环境变化影响大等等,长期以来,WLL通常在发达地区作为有线网的补充或提供短期临时业务,或者在农村和边远地区使用以降低电话费用。

  但是,WLL可能自始至终无法与移动通信进行竞争,其组网费用远高于GSM等通信系统,而服务和覆盖能力较GSM也差,移动通信进入3G也使得WLL发展空间更加狭窄,WLL更多的是退守到企业内部,在较小区域内实现微蜂窝覆盖。

  此外,在WLL的另一个作为固定无线接入的方面,随着WLAN等宽带接入的发展,WLL只能退居二线,用以边远地区、不宜敷设光缆的地区、城市新的居民区应急通信和小范围需移动的用户。

  应该看到WLL也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其在宽带CDMA及低功耗或无绳的无线系统等的发展尤为瞩目,单独的WLL在目前更多的是作为补充型手段来使用,人们也在企图将WLL和其他技术(如GSM等)相结合以取长补短,但WLL可能永远不能成为市场的主角和焦点。

  5. ISDN

  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将电话语音和电脑多媒体数据集成到一条高速的数字传输网络线路中,从而仅通过一条“线路”就可为客户同时提供语音和数据服务,在窄带ISDN中,可以实现一条ISDN线提供两个64Kbps速率的B信道和一个16Kbps的D信道,在美国、欧洲和亚洲已经广泛采用。

  虽然ISDN比使用普通Modem 上网要快速和稳定,但从数字网的发展趋势来看,ISDN 毕竟是窄带网,未来的网络将是宽带时代,将朝着以光纤为载体的海量传输发展,ATM、SDH和光纤用户环路等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已经取得成功,而接入市场上的xDSL的逐渐普及更是在逐步减少ISDN的市场份额。

  但是,在信息产业方面,任何一个产品、技术都不会保持永久的先进性,关键看它是否易用,ISDN同样也不会很快退出市场,一是因为其实用性和易用性很适合家庭用户使用;还因为目前的交换机大部分都支撑ISDN,只需在局端增加ISDN 接口模块就能提供ISDN业务,安装成本不高。各厂商也在大力进行ISDN的研发,尽力延长ISDN的生命周期,如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企业推出“一线通可视电话”,西门子企业推出“ADSL over ISDN”方案等等,同时各大运营商的ISDN业务也在推广之中。

  目前,ISDN赖以生存的接入网领域,已是竞争激烈,除了ISDN之外,目前可供选择的接入方式有PSTN、DDN、LAN、xDSL、Cable-Modem、PON和LMDS等等,ISDN由于提供的接入速率较低(极限128Kbps),很难适应未来高清晰度电视、高速数据、广播电视等宽带业务,因此其逐渐淡出市场应是必然。

  6. 2G移动通信技术

  2G(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数字技术,其多址方式包括TDMA和CDMA,目前TDMA体制中主要有GSM、IS-136和日本的数字个人通信(PDC),它们在2G移动通信系统中占据绝对优势,用户数占到全球移动用户的80%。此外,也常将源于美国的窄带CDMA技术归于2G移动通信,其后来居上,目前发展极为迅速。

  2G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全球手机用户数已经超过10亿,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但由此带来了无线频率资源的短缺和网络建设技术成本的成倍增长,同时飞速发展的Internet日益向移动领域渗透,移动互联网成为移动通信发展的一大趋势,但是以GSM为首的2G移动通信技术日益不能满足要求,如频率利用效率不高、传输速度仅为9.6kbps等等。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无线传输技术的标准化已经基本完成,包括GSM、IS-136和PDC在内的TDMA基本是将WCDMA作为向3G演进的方向,而窄带CDMA则向CDMA2000 1x EV的3G方向迈进,除了以上两种标准之外,我国提出的TD-SCDMA也在3G中占有一席之地。

  应该指出,由于2G移动通信的广泛普及和诸如网络、终端等的成熟,2G退出市场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尤其在语音仍然占主流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而3G移动通信的普遍不成熟也使3G的部署和应用不断推迟。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2G到3G的过渡技术——2.5G或2.75G。其中,多数GSM运营商已经开始向以分组交换为特点的GPRS过渡,部分GSM运营商由于频谱等原因在向EDGE(2.75G技术)过渡,窄带CDMA运营商多数将向CDMA 1X过渡,这些面向3G的过渡技术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存在,甚至在3G商用后也会以双模的形式存在。

  总之,移动通信核心网络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升级、改善业务质量,更重要的是提供分组数据和接入互联网,另一方面是向着全IP网络前进,愈来愈不能满足发展要求的2G移动通信系统逐渐淡出市场将成为必然。

  7. ATM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采用异步时分复用的方法,将信息流分成固定长度的信元进行高速交换,从八十年代后期由ITU针对电信网支撑宽带多媒体业务而提出,到九十年代中期ATM技术已基本成熟,由ITU和ATM论坛制定的相关国际标准也基本齐全,很多电信设备厂商和计算机网络设备厂商均推出了商用化的ATM设备。此后,ATM网络的建设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全世界许多网络(公用网或专用网)都已安装并使用了ATM网络设备。

  ATM不仅适用于高速信息传送和对服务质量(QoS)的支撑,还具备了综合多种业务的能力,以及动态带宽分配与连接管理能力和对已有技术的兼容性,因此一度成为网络建设的主流。

  但与此同时,IP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IP技术与以太网技术的无缝结合使得ATM到桌面应用的市场前景十分暗淡,而且,IP技术还在广域网领域积极扩展,实现了与SDH/WDM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在局域网,千兆乃至万兆以太网取代ATM已成必然,而在广域网和城域网领域,由于对QoS的需求很可能允许ATM留在网络边缘一段时间。由于运营商们已经在ATM上进行了大量投资,并且ATM网络的建设仍在进行中,因此ATM的生存期必将被延长。

  总之,ATM最终将慢慢被淘汰,只是有一个淘汰的过程。至少在未来几年内,ATM仍会在网络基础架构领域与IP并架齐驱,然后逐渐淡出市场。

  8. HomeRF

  1998年,Proxim、西门子、摩托罗拉和康柏电脑等企业发起组建HomeRF工作组开始进行HomeRF无线联网标准的研发,其开发的初衷是在为家庭无线联网提供一种方便易用、部署成本低廉的通用性标准,它汲取了IEEE 802.11与DECT等无线标准优势,能够有效降低语音和数据传输成本,可提供1Mbps至2Mbps的数据传输带宽,新的HomeRF 2x标准的最高数据传输带宽则可达10Mbps,HomeRF一经推出就以其功能强大、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和较高安全性等优点迅速在家庭无线网络领域确立了优势,并在2000年达到了45%的市场占有率。

  但是,由于HomeRF技术标准没有公开,仅获得了几十家企业的支撑,并且在抗干扰能力等方面与其它技术标准相比也存在不少欠缺,这些先天不足决定了HomeRF标准应用和发展前景有限,又加上该标准推出后,市场营销策略失当、后续研发与技术升级进展迟缓,2000年之后,HomeRF技术开始节节败退,2001年HomeRF的市场占有率降至30%,市场优势逐渐丧失。

  与此同时,另一个无线局域网技术Wi-Fi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标准升级还是产品价格方面都比HomeRF发展迅速,尤其是Intel等行业巨头转而支撑Wi-Fi,接着包括Proxim和西门子等在内的HomeRF的发起者也转投Wi-Fi,HomeRF的失败已不可避免。

  2003年1月,HomeRF工作组前任主席及Proxim企业产品营销主管表示,今后HomeRF工作组将停止研发和推广HomeRF规范。而据来自主机托管服务商Kavi企业的消息称,HomeRF工作组的网站将可能成为今年首家关闭的网站。

  HomeRF技术被市场的抛弃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技术本身的缺陷、市场营销策略的失当、竞争对手的步步进逼等多方面造成了HomeRF的提前淘汰。

  9. WAP

  1997年6月,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和Phone.com四家企业发起成立WAP论坛,随后发布的WAP协议旨在使互联网的内容和各种增值服务适用于手机用户和各种无线设备用户,并能适应不同的无线网络技术,WAP采用基于浏览器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在移动电话中嵌入微浏览器App,而将绝大部分工作交给WAP网关来完成。

  自1999年2月第一种商用的WAP移动电话问世以后,WAP立即得到包括设备制造商、运营商、互联网创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等的大力追捧,一度有超过600多个企业加入WAP论坛,WAP也被作为移动电话或其他无线终端访问无线信息服务的全球事实标准而成为移动电话的必备功能。

  但现实的应用击碎了WAP的幻想,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是业务不可靠、网关拥塞、业务单调、连接缓慢和高昂的费率,在WAP推出2年后,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家Lars Godell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只有0.5%的法国移动用户和1.9%的德国移动用户使用过WAP功能”。此外,在WAP手机和WAP网关之间内在可操作性的缺乏也对WAP应用发展前景产生了阻碍,标准化的不足以及制造商未完全遵照标准进行生产也使WAP的应用步履维艰。

  在WAP盛衰的同时,日本NTT DOCOMO推出的i-Mode业务却因其正确的商业模式发展异常火爆,而以XML为基础的无线应用协议的迅猛发展更加速了WAP的淘汰,MicroSoft企业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也公开表示了对WAP未来的怀疑,他称无线应用协议(WAP)目前尚未统一,应该更加向已有的各种互联网协议靠拢。

  业界也清楚WAP是一项过渡技术,即使WAP也在不断完善之中,虽然GPRS乃至3G更快网络的发展可能增强WAP的用途,但更可能将WAP推向坟墓。诺基亚3G系统部门资深副总裁Rene Svendsen Tune说:“3G手机将采用全新的网络浏览器,目前使用的WAP将被淘汰”。

  10. SDH/SONET

  SDH/SONET(光同步数字传输网)作为宽带综合数字网B-ISDN的基础之一。自90年代初期问世以后,把光通信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其一系列优点得以全面代替传统的PDH(准同步数字系列),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的光传送网几乎全部“SDH化”。

  互联网的出现和繁荣加速了电信传送网的迅速扩张和建设,而EDFA的成熟应用和适宜于波分复用的各种有、无源器件技术的快速进步,也促进了DWDM系统的迅速发展及在核心网的普遍应用。SDH/SONET技术也在IP化大潮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其中IP over SDH/SONET就是如此,它实现了IP与SDH的结合,省掉了中间的ATM层,保留了Internet的无连接特征,简化了网络体系结构,提高了传输效率,降低了成本。

  然而,在电信三网融合的发展大势下,SDH/SONET甚至IP over SDH/SONET都渐渐显露出不足,如不适于多业务平台,可扩展性不理想,优先级业务质量不能保证等等,这使得其开销还是太大,效率也不够高。

  与此相对,IP over WDM是一种最简单直接的体系,其将ATM、SDH省去,直接将IP层建立在WDM光网络上,减少了网络设备、功能重叠和网络配置的复杂性。因此,IP over WDM/Optical将成为网络发展的未来趋势。

  但是,应该看到,由于SDH/SONET技术在目前网络的普遍应用,据粗略统计已安装SDH/SONET设备的价值已经超过400亿美金,运营商必然会继续利用这些设备来获利。并且,在将来几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语音业务都是通信网的主要业务,全数据化还待以时日。而经过十几年实践的证明,SDH/ SONET已经成为一种考虑全面、灵活、安全、可靠、先进的传输体制,在真正实现IP over Optical之前,SDH/SONET仍然是最佳的传送方式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尤其次级骨干网及其边缘更是如此。


举报本楼

本帖有 4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大家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09:30 , Processed in 0.29336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