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
- 8849
- 分贝
- 0
- 家园分
- 19138
- 在线时间:
- 169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2-20
- 帖子:
- 4568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6-11-17
- UID:
- 1289922
注册:2016-11-17 281
|
芯智讯
2月7日,芯片大厂联发科召开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法说会,整体业绩表现均超预期,其中,2024年天玑旗舰芯片营收增长超出预期,翻倍增长至20亿美金。同时联发科还预计一季度营收有望环比增长10%,有望创下十季来最佳表现。受益于AI需求,联发科的ASIC业务也有望在2026年营收突破10亿美金。
2024年天玑旗舰芯片营收达20亿美金
联发科2024年第四季合并营收为新台币1,380.43亿元,环比增长4.7%、同比增长6.5%;归母净利润为新台币237.89亿元,环比下滑6.1%、同比下滑7.3%;每股收益为新台币14.95元。
2024年全年,联发科合并营收为新台币5,305.86亿元,同比增长22.4%;归母净利润为新台币1,063.87亿元,同比增长38.2%;每股收益为新台币66.92元,为历史第三高。全年毛利率49.6%,同比增加1.8个百分点。如果以美金计算,营收同比增长19%,超出此前的预期。
联发科CEO蔡力行表示,2024年四季度营收的增长,主要受益于搭载天玑9400芯片的OPPO和vivo旗舰手机热卖(vivo X200系列、OPPO Find X8系列旗舰手机均采用了天玑9400芯片)。
而联发科2024年营收的增长,也主要得益于包括天玑9300/9400在内的旗舰芯片营收翻倍增长。蔡力行指出,2024年天玑旗舰芯片营收增幅超100%,高于之前预期的70%增幅,贡献了20亿美金的营收!此外,来自全球营运商的有线及无线通信总营收在去年也实现了同比30%的增长。
2025年一季度营收有望环比增长10%
展望2025年一季度,以美金兑新台币汇率1 : 32.5 来计算,联发科预计营收将介于新台币1,408亿元至1,518亿元之间,环比增长2%至10%,同比增长6%至14%,毛利率预估为47%加减1.5个百分点。
蔡力行表示,联发科预期2025年一季度营收将有优于季节性的成长。主要受益于中国大陆消费补贴政策需求,以及应对全球关税不确定性影响,客户对智能手机、电视、Wi-Fi、平板、Chromeboook的部分拉货需求增长。此外,智能设备平台业务营收有望稳健成长,主要动能来自于无线及有线连接产品、计算设备需求健康和产品组合优化;电源管理芯片业务营收则因季节性因素影响可能衰退。
2025年WiFi 7 产品营收有望增长超100%
在2025年全年展望方面,蔡力行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成长幅度将与2024年相当,5G渗透率将自65%提升到67%至69%。在大陆消费补贴政策刺激下,预期联发科手机芯片营收有望微幅增长,今年将有更多采用天玑9400与9300系列产品的手机。
在智能硬件平台方面,随着WiFi 7将加速导入客户宽带、笔记本电脑和路由器等产品中,联发科预计2025年WiFi 7产品营收可望成长超过1倍。
在车载业务方面,基于进行中的智慧座舱和车载资通讯系统项目,联发科预计今年车用营收将逐季成长。另外联发科与英伟达共同设计的高阶智能座舱方案获得客户好评,将在今年送样。
蔡力行还表示,今年联发科平板电脑业务增长动能强劲。联发科也将持续拓展数据中心等新应用市场。但因总体经济不确定性高,联发科并未提供2025年营收成长预估。
2026年ASIC营收有望突破10亿美金
对于生成式AI将持续在边缘AI和云端带动产业创新及业务的机遇,蔡力行也表示,联发科将充分掌握AI商机并驱动营收成长。
蔡力行指出,无所不在的AI趋势将持续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如近期发布的DeepSeek R1和alibaba发布Qwen 2.5 Max模型等,因使用有别于传统的扩展定律的方法和技术,更高效地训练AI模型,预期有望加快AI普及化脚步。另一方面,业界将持续追求通用AI和超级AI,仍需要更高的计算能力,相信联发科无论于边缘AI或云端AI都能获益。
在云端AI方面,联发科将持续实行企业级定制化芯片策略,开发数据中心AI加速器方案,预期联发科的AI加速器/ASIC业务将有潜力从2026年起贡献其相当规模的年营收——预计将超过10亿美金的规模。
在端侧AI方面,蔡力行强调,联发科会积极与全球客户合作,开发更多边缘AI装置,以带动旗舰手机、车用、Arm运算及物联网产品线的成长,其中部分新项目将于今年底前量产。而联发科与英伟达合作设计全球首款个人AI超级电脑中GB10超级芯片的CPU,预计将于今年5月亮相。
蔡力行进一步强调,为迎接AI无所不在的机会,联发科将持续投资2nm / 3nm、先进封装、448G SerDes、先进共同封装光学(CPO)等技术,持续推进技术蓝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