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门户论坛百科APPEN| 举报 切换到宽版

亚星游戏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亚星游戏官网-yaxin222  大校

注册:2007-4-132

爱心徽章,09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发表于 2009-5-11 08:45:31 |显示全部楼层
前言
这是我第一次申请家园的书,由于对家园的贡献有限,虽然提出了申请,心里但并没有报多大希翼,毕竟现在到处“潜规则”横行,像我这种既没有多大贡献,也不是论坛名人的无名之辈被“潜规则”掉的概率是非常大的,不过出乎我意料,最终家园给我了这次机会。
由于本身是报着试试看的心理,因此虽然本期没有我更想要的TDLTE方面的书,还是选择了这本与两个技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WiMAX。同时选择这本书,也是有我自己的WiMAX情节在里面,2004~05年间我曾经从事过WiMAX16d)方面的开发工作,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转到3G开发,一晃已经超过4年了,申请此书就是想看看WiMAX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总体感觉
     言归正传,说说书吧,同样一本书对于不同的阅读对象,评价也是不同的。这本书对于只想了解WiMAX移动技术的来说有点偏深而且过于详细,而对于要从事相关技术研发的人员来说,不失为帮忙理解16e协议的好的辅助书籍,由于书中大部分内容是源于协议的,因此内容本身没有太多的评说,只说说我个人觉得可以改进的方面。

1)章节安排可以更合理
在大部分讨论通信技术的书中,系统的网络结构和接口都是独立成章,而这里区区几页作为一个子节一带而过,是WiMAX系统的网络结构太简单了,还是没有深入研究,实际上这部分的内容是很重要的,对于不想了解技术细节和基础不深的人来说,一般看了第一章和后面相关的系统架构、再加应用,就基本可以对该技术了解一个大概了。
QoS方面的内容少,没有独立的章节也是比较遗憾的。实际上Qos应该是纯IP无线网络的生命线,也是其与传统网络最大的区别之一,在纯IP系统中只有Qos设计的合理了,才能保证各种应用,因此Qos是值得多费一些文字来说明的。

2)阅读对象
总体文字还算浅显易懂,当然对于大多数没有实际经验的读者来说,这种懂仅限于文字,感觉本书比较适合于那些从事相关工作的研发人员,适合比对协议来阅读。。

第一章读后感
在书的前言中提到说第一章是WiMAX 16e技术概述,阐述了WiMAX 16e系统的网络架构、协议栈结构以及标准的进展情况。所有技术书,如果说要能看懂,第一章是唯一都可以看懂的章节了,因此也可以结束的多一点。
与同类型的其他书籍比较而言,本书的第一章写的相对逊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WiMAX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和现状的欠缺
作为面向中国读者的技术书,在描述WiMAX的发展状况时,居然没有提到WiMAX在中国的现状,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实际上中国的运营商和设备商在WiMAX上也充当了很重要的地位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WiMAX在中国的前景并不明朗,但这部分内容的缺失是不可原谅的。

2)技术对比方面的欠缺
作为一种技术,WiMAX是存在不少同类竞争的技术,比如韩国的WiBro,中国的McWiLL;同时WiMAX作为全新的3G标准,还与现存33G标准是有区别的。很遗憾WiMAX与这些技术之间的对比在第一章中并没有任何体现。1.7章粗看好像是想要比较WiMAXB3G技术,但细看实际上仅是B3G的发展状况而已。另外WiMAXWIFI之间的关系也是值得一写的。

第二章读后感
第二章说的是16e的最关键的空口技术,一般来说所有通信技术这章内容对于绝大部分读者来说是最难懂的。但是因其难懂,从这一章的内容写的好坏就可以基本判定本书的质量了,从这章的内容来看,编辑努力想在理论深度和易懂性方面做一个平衡,因为从文字角度来看,并没有大量的公式推导,但有没有说清楚原理,暂时无法判断,毕竟这种高深的理论是需要反复多次阅读才有可能领会其中的东东的。

第三章读后感
这一章讲述的是WiMAX 16e物理层相关的内容。一般来说,物理层技术是无线技术的核心,这一部分内容也是比较难懂的。不过本书在这部内容写的相当不错,不但有大量一目了然的图,也有不少例子,使得读者更容易了解高深的物理层过程,但是比较遗憾的是,有些例图缺乏必要的辅助性文字说明,这样使得例图的效果大打折扣。
这章内容中对信道编码和调制说的比较少,而这部分内容在3G技术书籍中往往都是长篇大论,也许编辑是想降低理解的难度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分内容实际上物理层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另外3.12节内容放在这里有点突兀,其实比较好的安排是,本书可以把关键技术独立成章,将第二章和本节的内容放在关键技术中会更好一些。

第四章读后感

WiMAX 16e
里面没有协议栈的概念,这是比较奇怪的,但看了本书,就不觉的奇怪了,WiMAX的协议原本是定位于层2,即它只是与有线网络路由器相同的作用,起一个传输数据的作用,因此无需考虑层2以上层次的东西,这种做法在16d作为定点接入设备是没有问题的,因为16d的终端一般都是笔记本,其所有应用都是笔记本自身带的,因此将16d基站作为一个无线MAC是没有问题的;但16e是支撑移动性能的,也就意味着将有独立的支撑各种业务的,以16e作为接入技术的移动终端出现,这个终端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应该是有协议栈的概念的,而且要支撑移动,没有协议栈和整个系统的架构是不可想象的,当然也许在其他标准里说了,如果这样,在这本书没有提及是一个遗憾。

     其实WiMAX的网络架构思想是非常先进的,但是由于它最初是定位于定点,因此其在系统架构方面一开始是有缺憾的,而借鉴了WiMAX先进的架构思想,再加上丰富的移动通信经验得到的LTE就更为合理了,因此在看WiMAX 16e的时候,如果结合LTE的书籍来看,可能收获会更大。(论坛上有LTE的书赠阅,我很口水,可惜离这次赠阅太近,很遗憾,希翼下次有机会)当然由于LTE的架构借鉴了WiMAX的架构,使得WiMAX相对于3G的诸多优势在LTE时代将会基本消失,因而移动WiMAX的机会不多了,当然定点WiMAX还是有其市场的。
由于WiMAX尽量要将网络结构扁平化是无可厚非的,也是技术发展的趋势,但是结构可以简化,与无线移动相关的事情可一点都不能少,于是原先在其他层的一些功能被分到现有的层中,WiMAXMAC层的功能就比3G MAC层的功能复杂。
     从本章描述来看,MAC的描述比较偏重于内容,即某个消息的结构,这一点与同类的3G技术书籍还是有区别的,一般3G书籍更重要流程的描述,而对于内容则关注的不多。
     由于这章的内容基本就是协议本身翻译过来的,可以看出来WiMAX的协议还是有其优点的,特别是对研发人员而言。WiMAX的协议少而集中,感觉就像详细设计文档,有些关键流程都已经伪码级别;而3G的协议多而杂,感觉就像概要设计。
     移动性的支撑在这里只是作为一个子节,而实际上无线移动系统的复杂性就体现在其移动性的支撑上,感觉这部分内容还是单薄了些。

第五章读后感
业务本身实际上不应该是WiMAX 16e关注的,因为对于WiMAX而言,只要是基于IP上的东西,它都能支撑,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网卡,唯一的区别就是无线而已。实际上,WiMAX更应该关注的与业务有关的QoS,因此这个是WiMAX所关注的,这也是我前面提到的其实QoS是需要一个独立的大章节来描述的。而对于如何将业务映射为相应的QoS,感觉说的并不是很清楚。

第六章
网优不太懂,不评价了。

后记
以上内容均系个人想法,由于时间、经验所限,只用两个星期来阅读这么一本300多页的技术书,理解难免有失偏颇之处,请多多包涵。
能够得到此书的赠阅,在这里感谢家园以及家园的各位管理人员;另外,感谢提供本书的人民邮电出版社,希翼以后能提供更多经典的技术丛书供大家阅读。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家园分 收起 理由
家园副管03 + 20 + 20 + 10 非常好,谢谢分享

总评分: 经验 + 20  家园分 + 2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本楼

本帖有 8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大家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00:30 , Processed in 0.25834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