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门户论坛百科APPEN| 举报 切换到宽版

亚星游戏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亚星游戏官网-yaxin222  副版主

注册:2009-4-28455
发表于 2020-5-20 09:45:22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组织部部长李维平:完善工业互联网人才保障,利用工业互联网构建新型就业体系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发展,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基础设施,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推动形成全新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为各国经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习大大总书记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2019年10月,习大大总书记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持续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能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特别是在今年年初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习大大总书记在2月1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再次强调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随着2017年底《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引导意见》的正式发布,产业界掀起了工业互联网热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航天科工、海尔、三一、徐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阿里、360、奇安信等科研机构和各类型企业,率先在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以及行业实践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广泛推广。到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已进入到实践深耕阶段。

构建新型就业体系对于促进高质量就业意义重大

紧抓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构建新型就业体系对于促进高质量就业意义重大;体现在,一是工业互联网激发专业人才需求,倒逼传统制造业就业转型升级,有助于改善制造业就业结构。工业互联网全面优化生产制造流程、制造工艺和生产服务资源配置,推动产品制造阶段少人化、无人化程度越来越高,系统开发、运行监控度不断提升,带动我国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对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势必会带来对一线操作工人等岗位需求的降低,以及对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互联网安全管理等高端专业复合型人才岗位需求的增加,促进就业质量的提升。二是工业互联网推动智力资源共享,催生新型就业模式,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专业人员的就业门槛。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工业互联网将设计运营所需的工业常识、管理常识、信息技术常识等智力资源提取形成工业机理模型,并封装为工业App等App产品,推动智力资源与人才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分离。有助于中小企业基于自身需求快速寻找、购买、应用工业App等App产品,获取所需智力资源,推动从人员聘用转变为直接智力资源购买,催生制造业智力资源共享模式。2019年十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模型数突破1110个、工业App达到2124个,部分平台已形成了超过万人的开发者社区,通过输出智力资源,极大降低中小企业用工成本,促进就业模式转变。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利用工业互联网构建新型就业体系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缺乏就业统计标准,就业人员实时监测仍待提升。一方面,工业互联网岗位涉及范围较广,缺乏明确的统计标准和统计依据,就业的统计检测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当前工业互联网应用重点聚焦生产环节,就业环节的检测、岗位调配、人员优化仍是工业互联网应用的盲点、弱点。从技术实现角度来看,优化劳动力配置对于工业互联网系统的数据汇聚和资源调度提出较高要求,但目前工业互联网在汇聚就业供给双方信息,实时预测就业岗位变动和就业人员流动上仍存在欠缺。二是培训、激励机制存在改进空间,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目前,工业互联网培训办法和培训流程尚未标准化。各类培训机构仍然是单打独斗,各显神通,没有形成标准化的系统性教学。不利于高校毕业生、在职工编辑向兼顾专业常识与工业互联网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转变。工业互联网人才认定和激励机制也相对缺乏,引进高端人才和形成人才聚集优势仍面临挑战。三是中小企业就业配套不足,劳动力数字技能仍待提升。中小企业低技术门槛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相对落后,新型就业体系构建缺乏资金、技术支撑,现有就业人员数字技能有限。而即使加强人才培养,自身培养的工业互联网人才往往被大企业高薪挖走,导致中小企业仍存在人才匮乏的问题。最终难以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和突发市场变化,数字化进程缓慢。四是新就业形态人员保障不足,公益性岗位仍待拓展。目前,工业互联网催生了灵活就业等新的就业形态。但新的就业形态监管困难,职业伤害保障、失业保障等仍难追踪和落实。工业互联网仍需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帮扶弱势群体的公益性岗位仍需探索建立。

加强政策配套建设工业互联网新型就业体系


因此,建议加强政策配套,推动建设工业互联网新型就业体系。一是建立就业监测平台,追踪产业发展动向,推动就业人员向劳动力短缺行业转移。发挥工业互联网数据汇聚、资源调度、数据分析等优势,监测和追踪就业市场供需双方动态。加强生产运营数据可视化管理和分析,预测产业走势和市场变化,提前做好人才培训和人才储备。充分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开展工业互联网人才评价工作,建立工业互联网人才数据库,形成企业与人才的有效对接。根据生产、市场及物流等工业数据预判企业用人需求,掌握各岗位用工需求,远程调度人力资源,将劳动力过剩行业的就业人员向劳动力短缺行业转移。

二是建设数字化人才管理体系,丰富人才培训手段,建立多层次人才队伍。完善工业互联网人才顶层设计。推动工业互联网人才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制定工业互联网岗位能力标准、课程标准等,推动有关高校和职业院校探索工业互联网学科建设,加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助力工业互联网人才队伍的阶梯化建设;协同发挥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产业集聚区等各方作用,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技术人才和应用创新型人才;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和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撑计划,引进一批工业互联网高水平研究型科学家和具备产业经验的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加大引进工业互联网高端人才的配套政策支撑力度,优化人才评价激励制度,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人才积极性、主动性。

三是发挥大型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构建工业互联网智力资源池,助力中小企业就业人员提高数字化水平。支撑各地结合自身条件,整合调动制造业龙头企业资源,构建工业互联网智力资源池。强化产教融合,支撑有条件的单位打造工业互联网实训基地;鼓励有关部门组织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和培训机构,针对不同层级的外部人员开展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帮扶中小企业。积累汇聚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工业模型、工业App等可复制推广的工具及解决方案,降低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用人门槛,提升人员数字化能力。

四是探索新型劳动关系,强化工业互联网新型就业岗位保障,支撑民生“短板”领域的岗位创造。建立良好的工业互联网就业发展环境,对于率先探索工业互联网就业工作的单位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撑。加快完善工业互联网领域创新创业机制,探索建立适应灵活就业的新型劳动关系,带动下岗职工、残障群体等弱势群体就业。针对由灵活就业增加带来的劳动关系认定难、劳动争议处理难、社保缴费难等新情况,构建新型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工伤保险信息化建设,促进社保卡在工伤保险领域内应用,积极推进参保缴费、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待遇发放等信息一体化建设。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大家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30 11:51 , Processed in 0.15387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